头条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提前祝您周末愉快!
今天的新闻提要:
- 赖清德过境夏威夷前夕 台湾海峡两岸战机出动
-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七年
- 中国国防部称军方高官苗华正在接受调查
- 瑞典敦促中国货船返回协助调查海底光缆遭破坏一事
- 澳洲国会通过法律禁止十六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
- 国际各国热议儿童设媒禁令 有人质疑有人考虑效仿
赖清德过境夏威夷前夕 台湾海峡两岸战机出动
台湾总统赖清德将于本周六启程出访太平洋岛国,这是他自今年5月上任以来首次出访外国。
赖清德将对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和帕劳进行正式访问,这三个国家是与台北保持正式关系的12个国家中的三个。
据台湾官媒报道,赖清德还将在夏威夷停留两晚,在关岛停留一晚,会见台湾侨界人士,并与多个智库举行闭门会议。
过去,台湾总统通常会利用官方仅在美国停留的机会会见友好的美国政界人士并发表演讲,作为他们访问太平洋、拉丁美洲或加勒比海地区盟友的部分行程。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台湾和地区安全官员的评估,中国很可能以赖清德即将出访太平洋并计划在美国停留为由,在未来几天内在台湾附近发动军事演习。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北京举行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赖清德访问夏威夷以及中国是否可能做出军事回应时说,美国应避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将坚决挫败一切‘台独’分裂图谋,挫败一切外部势力的干扰,”吴谦说。
海峡两岸接连军演与巡逻
台湾空军司令部周四说,从周三凌晨5点开始的两个小时内,台湾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系统进行了“整体防空作战计划演习”,并称这次演习的目的是“加强防空作战的整体有效性,并测试防空部队的反应和交战程序”。
“面对敌情变化,我们将继续通过各种实际训练来提高防卫应变能力,预测潜在威胁和挑战,确保防空安全,”台湾空军司令部说。
据报这是台湾每季度一次的常规演习。
在吴谦发表讲话几小时后,台湾国防部称,发现中国战机和军舰在台湾岛周围进行“联合战备”巡逻。中国通常每月进行一到两次这样的巡逻。
此外,台湾国防部称,已发现包括歼-16 战斗机在内的19架中国飞机飞往台湾北部、西南部和东部地区。
中国《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七年
路透社援引董郁玉家属消息说,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今天以间谍罪判处中国国家媒体资深记者董郁玉七年有期徒刑。
现年62岁的《光明日报》前编辑和记者董郁玉据报于2022年2月在北京与一名日本外交官共进午餐时被警方拘留,随后被指控犯有间谍罪。
据悉,自2023年7月的闭庭听证会以来,董郁玉一直被关押在北京一处监狱等待判决。
他经常与各使馆的外国外交官和记者当面交流。此案中他会见的日本外交官也被拘留了几个小时,引发了日本外务省的强烈抗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时表示,该名日本外交官在中国从事了“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该外交官后来获释。
董郁玉于1987 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加入了《光明日报》,后担任评论版副主编。
中国国防部称军方高官苗华正在接受调查
中国周四表示,一名高级军官因“严重违纪”被停职并接受调查,同时否认了国防部长董军因腐败问题接受调查的报道。
被停职的苗华上将是中国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中央军委的一员,根据他的官方简历,主席习近平在福建担任地方官员时,他被派驻沿海省份。
苗华现年69岁,职业生涯开始于部队,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六人军委中担任要职,是解放军的主要政治官员。
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北京举行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介绍了情况,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自去年以来,中国军队经历了一场全面的反腐清洗,至少有九名解放军将领和少数国防工业高管被国家立法机构除名。
吴谦说,媒体关于董军被调查的报道“纯属捏造”,是居心叵测的造谣者散布的。
英国《金融时报》本周援引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的话报道称,董军正在接受调查,是范围广泛的反腐调查的一部分。
两名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他们认为董军是因腐败而被调查。另一位官员则敦促对这一结论保持谨慎。
董军上周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行动为由,拒绝在老挝举行的国防部长会议期间会见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五角大楼负责人周三表示此举令人遗憾。
当被问及不与奥斯汀会面的决定时,吴谦点名引用董军的话说,美国一直在 “严重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
董军于2023年12月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接替上任仅七个月就被免职的李尚福。
中国安全学者詹姆斯·查尔(James Char)周四说,苗是习近平的“追随者”。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的查尔表示:“显然,习近平对他的又一位部队下属的信任是错误的。”
“如果苗华最终被认定有罪,那么中纪委主席本人很可能没有估量出中国军队精英的腐败程度。”
美国国防部于2023年10月发布的关于中国军队的最新报告称,苗华在福建任职期间与习近平 “可能有联系”。
澳州国会通过法律禁止十六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
澳大利亚国会周五早上通过了禁止十六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严格立法禁止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国家。
这项法律12个月后生效,如果社交媒体公司未能采取“合理措施”阻止16 岁以下儿童进入其平台,最高可被罚款5000万澳元。
对于违反规定的青少年或家长,则没有任何惩罚措施。
这意味着任何未满16岁的人都将被禁止使用 TikTok、Instagram、Snapchat和Facebook等平台,现任政府和反对党普遍认为此举对于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是必要的。
所有独立议员和少数党派议员以及联盟党参议员马特·卡纳万(Matt Canavan)和亚历克斯·安蒂奇(Alex Antic)投票反对该法律。自由党议员理查德·科尔贝克(Richard Colbeck)投了弃权票。
本周参议院的一次紧急调查中,心理健康专家对该法案的评价褒贬不一。
独立议员和少数党派议员就他们对在他们看来仓促有缺陷的这部法律进行了质询和攻击,激烈辩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本周早些时候,议员布里奇特·阿彻(Bridget Archer)与她所在的自由党决裂,周三在众议院加入绿党和少数独立议员一起投票反对该法案。
尽管一些联盟党议员、绿党和独立议员保留意见,要求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更严格的审查,但主要政党还是迅速行动,在议会年度结束前通过了该法案。
社交媒体公司也不能强迫用户提供政府身份证明,包括数字身份证,以评估他们的年龄。
“消息应用程序”、“在线游戏服务”和“以支持终端用户的健康和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服务”,以及像YouTube这样不需要用户登录就能访问平台的网站,都不在禁令范围之内。
心理学家对此褒贬不一
这项法案于上周四提交至议会,并于当天提交至参议院进行调查。周一举行了三小时的听证会,周二提交报告。
委员会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意见都对“极短”的磋商期表示担忧。
“工党参议员卡伦·格罗根(Karen Grogan)写道:‘立法是必要的工具,但并非万能药。’”
“在实施年龄限制时,年轻人,尤其是不同的群体,必须成为对话的中心,以确保有建设性的沟通途径。”
在公开听证会上,具有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经验的证人对禁令提出了各种观点。
丹妮尔·爱因斯坦(Danielle Einstein)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她支持提高儿童接触社交媒体年龄的行动。
但心理健康组织“Headspace”的妮可·帕尔弗雷(Nicole Palfrey)则更为谨慎,她告诉调查组,有必要在社交媒体的任何危害与在线联系和“寻求帮助”的益处之间取得平衡——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或农村的孩子来说。
反欺凌组织“Project Rockit”的露西·托马斯(Lucy Thomas)说:“当我们从心理学家和家长那里听到这些观点时,他们往往只看到尖锐的一面,只看到危害的一面,我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作为每天与年轻人打交道的人,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益处。
“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行事,否则就有可能削弱年轻人的权利,把他们推向更加孤立、更少支持的地方。”
国际热议澳儿童社媒禁令 有人质疑有人考虑效仿
澳大利亚对16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禁令登上了国际头条新闻,引发各国热议。有人质疑该禁令如何发挥切实作用,也有人讨论是否会效仿出台类似法律。
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在网上发表文章宣布,根据该法案,澳大利亚儿童可能无法访问的两个平台——Instagram和脸书——在俄罗斯已经被禁止并“被认定为极端主义”。
印度
印度最大的报纸之一、印地语日报《不灭之光报》(Amar Ujala)概述了对新立法的担忧,并引用澳大利亚绿党参议员大卫·休布里奇(David Shoebridge)的警告说,“农村地区的儿童和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改变性别者群体”将受到法律的伤害。
报纸援引许多批评者表示,这项法律可能难以实施。希望政府能就此再进行一次研究,了解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儿童远离社交媒体。
英国
英国许多新闻媒体一直在密切关注澳大利亚的这场辩论,尤其是在英国技术大臣彼得·凯尔(Peter Kyle)表示他将考虑在未来推行类似法律之后。
凯尔上周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他与澳大利亚的立法者一直保持着联系,他对澳大利亚立法者正在采取的做法、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所依据的证据非常感兴趣。
英国网络报纸《独立报》认为,该法案“令澳大利亚成为越来越多政府的试验案例,这些政府已经立法或表示计划立法,对社交媒体进行年龄限制”。
瑞士
总部位于苏黎世的报纸和新闻网站《观察报》(Blick) 周四刊登了对澳大利亚通信部长米歇尔·罗兰(Michelle Rowland)的采访。
该网站引用的一项调查称,78%的瑞士人认为16岁及以下的儿童不应有权限访问社交媒体。
这篇报道写道:“袋鼠之国刚刚通过了一项法案,对容忍儿童开设账户的社交网络处以数百万澳元的罚款。《观察报》向澳大利亚通讯部部长提问:为什么要采取紧急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米歇尔·罗兰德回答了我们!”
法国
法国于去年出台了15岁以下儿童未经父母同意不得使用社交媒体的法律。
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敦促欧盟采取类似政策。
丹麦和挪威的领导人也表示支持澳大利亚的法律。但在欧洲街头,年轻人对此法案的看法不一。
美国
多家美国主流媒体对澳大利亚参议院的该法案投票进行了报道,包括 CNN、《纽约时报》、NBC、CBS、ABC 和《华盛顿邮报》,因为本法案的焦点问题与美国息息相关。
今年早些时候,佛罗里达州禁止14岁以下儿童使用Instagram和TikTok等平台,并对14岁和15岁的儿童实施额外限制。
该立法现正受到涉及宪法方面的法律挑战。
此前,犹他州曾出台法律禁止未满18岁的人使用社交媒体,除非得到父母的同意,但这一禁令后被联邦法院推翻。
瑞典敦促中国货船返回协助调查海底光缆遭破坏一事
据路透社报道,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表示,瑞典正在要求一艘中国船只返回瑞典水域,以协助调查最近波罗的海海底光缆遭到破坏一事,但强调他不是在做出任何指控。
本月17至18日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连接芬兰和德国以及瑞典和立陶宛的两条海底光缆接连遭到破坏,德国国防部长发声认为,此事系人为破坏。
瑞典、德国和立陶宛都于上周启动了刑事调查,重点瞄准中国大宗货物运输船“伊鹏3号”,该货船于11月15日驶离俄罗斯乌斯季卢加港,据报这艘长225米、宽32米的货船满载着俄罗斯化肥。
路透社对海洋交通数据的分析表明,该船的坐标与该违规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相符。
目前“伊鹏3号”闲置在国际水域,但位于丹麦专属经济区内,由丹麦军舰密切监视。
克里斯特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从瑞典方面来说,我们已经与该船进行了接触,并与中国进行了联系,表示我们希望该船驶向瑞典水域。”他补充说,这将有助于促进调查。
“我们不是在做出任何指控,但我们希望弄清楚发生了什么,”瑞典首相说。
当被问及瑞典的这一要求时,中国外交部表示,与瑞典及其他相关方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三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我想重申,中方一贯支持与各国一道,根据国际法维护国际海底电缆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安全。”
来自多个国家的西方情报官员表示,他们确信是中国船只切断了这两条电缆。但他们对到底属于意外还是蓄意所为意见不一。
据一位美国官员称,美国海军情报部门评估认为这两起事件都是意外,但其他国家的官员则表示不能排除人为破坏的可能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现在正在调查这艘中资货船的船长是否受到俄罗斯情报部门的引诱而实施破坏。
一位参与此案的欧洲高级调查员表示,船长没有注意到船掉锚拖锚且在途中失去航速数小时并切断电缆,是极不可能的事情。
据熟悉调查的人士称,“伊鹏3号”的船长是一名中国人,船员中有一名俄罗斯水手,该船船员迄今尚未接受过询问,但在该船停泊在卡特加特海峡之前,丹麦领航船的一名成员曾短暂登船。
据悉,该船的中国船东宁波毅鹏船务公司正在配合调查。